首页   媒体关注 

  • 媒体关注

【中华合作时报】2万多款农副产品背后的脱贫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28 14:15:23 来源: 上传者:温暖

5月18日—20日

2023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来自全国832个脱贫县的1300多家供应商

带着2万多款各地特色农副产品共赴盛宴

产销对接会现场群“英荟萃

一个个展区

一组组产品

背后蕴含不一样的脱贫故事

却有着一样的脱贫决心与共富信心


“鱼渔”转变 打造脱贫地区内生新引擎

“我们加微信谈谈采购的事情!”“我们也来加‘好友’!”2023年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新疆展区内,新疆果业大唐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郭广超正忙着与采购商交换联系方式。


“从电商从业者的切身感受来说,‘832平台’以政策扶持的方式帮产品扩大了销售渠道,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农副产品收益。”,回顾以往,郭广超很是感慨,“在2019年‘832平台运营前,我们也在淘宝、京东等平台进行了尝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脱贫地区产品加工能力弱、加工成本高,生产出的产品往往‘物一般、价不廉’,即使人人都说新疆农产品好,但在高价面前,新疆产品也‘不香’了。”


尤其对于脱贫地区的小农户而言,即使网店打开了销售的“窗口”,但产品和价格仍然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网店的网络赋能更多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这让抗风险能力本就弱的小农陷入产品不能变现难以改善生产链条的不良循环。


2019年,新疆果业大唐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驻“832平台”后,通过政府采购政策,农户的产品实现了“产出来”到“卖出去”的有效衔接,无需增加财政支出,实现产业带动的良性循环。脱贫地区农副产品迎来了发展契机——据郭广超介绍,新疆曾经的32个国家级贫困县(现脱贫县)如今在“832平台”有607家供应商的3579款农产品在线销售,上架平台以来累计销售额达9.92亿元。此次产销对接会,49家新疆供应商、500多款新疆脱贫地区优质农特产品应约而来。“和田大枣个大味甜、吐鲁番葡萄水灵灵的,开展第一天,上架的产品就快售光了,剩下两天还得‘限量销售’呢!”郭广超爽朗的声音里充满收获的喜悦。


图片


新疆优质农副产品热销的背后,“832平台”为脱贫地区带来的帮扶效应,正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逐步深化。


对这一点,郭广超感触颇深,刚到电商公司工作时,他就接到了助销英吉沙杏的任务。英吉沙杏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素有“冰山玉珠”之美称,个大味甜,备受消费者青睐,但受限于遥远的运输距离,即使在杏子青绿时装箱,到达顾客手中时也往往是色香皆异了。怎样让英吉沙杏“走出去”,让杏子成为英吉沙脱贫的有力抓手?新疆果业大唐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专业技术力量,为英吉沙杏钻研出一套新方案——种植优质杏树,改变以往“摇树落果”的采摘方式,在青杏时分攀梯拧果,以纸浆托盘将果实分粒摆放,再在包装盒中充入氮气延长保鲜时间。


再过一个月,又将迎来青杏上市的季节。如今,果农不再需要将青杏低价出售给榨汁厂,鲜果直销带来了良好的收益。“832平台”倒逼产品生产、包装等全链条升级,从细节着手,让脱贫地区的杏子更具市场竞争力,翻山越岭,奔赴远方。


“现在‘832平台’在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上架农副产品有了更全、更优的产业链条,加上产地仓、销地仓等物流部署,就算面对消费者‘货比三家’也有一战之力!”郭广超说。


彩旗飘扬的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内,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郭广超一样,来自全国832个国家级脱贫县的1300多家供应商带来了超过2万款特色农副产品,精致的包装、可口的味道让“土特产”摇身一变成了“新潮货”,“832平台”,正为脱贫地区装上内生发展的动力引擎,让优质农副产品成为市场浪尖上的“弄潮儿”。


让小黄花开出不愁卖的底气

“我们以黄花产品收购、加工为主业,像干葫芦丝这类利润低、加工费工夫的产品是最难销售的,但现在只要农民卖,我们都收购。”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2023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云州展区内,山西大同三利集团业务经理樊帅拿着新产品干葫芦丝向记者介绍,作为一家原料供应商,三利集团自从2019年加入“832”平台后,销路打开了,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有货不愁卖,农民种的农产品都能卖出去。


“您可以在‘832平台’小程序上购买,我们支持一件包邮。”樊帅向驻足咨询的消费者介绍。“我在馆里找了一圈,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这种干葫芦丝。”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云州展区买到不少好东西。


“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市云州区视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的殷殷嘱托始终激励着当地的干部群众。2011年,大同县把黄花产业确立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推动黄花产业向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的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积极性大增,黄花种植在大同市全面提速。全县黄花总面积由原先的3万亩扩种到17万亩,成为首个国家级黄花种植加工标准化示范区。


图片


黄花种下去了,怎么卖出去?农民的后顾之忧还没有彻底解决。


大同县云州区曾是深度贫困地区,也是黄花的主产地。受山地限制,当地黄花产业机械化程度低,黄花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农户种出东西不达标,想卖又卖不了,当年的收入就泡汤了。“我们帮农户规范标准化,把好质量关,然后再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三利集团总经理庞尔舜介绍。为把好质量关,三利集团主导研发了的黄花菜(烤菜)加工生产标准,启用现代化检测中心,对产品和原料进行抽样,严格执行产品可追溯制度,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流程和供应链控制。同时,两项生产发明专利在生产研发与技术创新上取得了突破进展,弥补了公司在黄花菜加工、仓储、运输等方面的短板。如今,云州农产品在“832平台”上深受消费者喜爱,2022年公司年销售额达1100万元。


由于“832平台”可以直接对接消费者,三利集团的服务面也由原来的B端扩至C端。“中间环节减少了,我们的利润提升了,品质稍差的农产品,我们也做到不压价、原价收购。收购后,公司进行再加工、再去杂,由我们承担损耗,产品质量有保障,农户不吃亏,我们也不赔本。”樊帅介绍。


如今,大同三利集团已发展成集黄花菜、小米、大黄米、绿豆、玉米、高粱等各种杂粮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民营企业,是全国十强黄花菜、杂粮优质供应商。


再过一个多月,山西大同即将迎来今年的黄花采摘季,每年黄花只有45天的采摘期,这期间,农户要趁晚间黄花未开前,加紧采摘。黄花丰收除了让种植的农户增收,还给当地及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务工的机会。今年收获后,三利集团打算开发更多的黄花产品,庞尔舜告诉记者,为满足市场需求,三利公司将进一步补齐黄花加工、晾晒、储藏、运输等设施设备的短板,全面提升加工能力,建立高端供应链,提高黄花产品附加值,通过全链条赋能黄花产业,让云州黄花在“832平台”及其它渠道都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两款包装袋 带来新前景

“我们的产品被选入‘832优选’专区,这对我们的产品销售有很大帮助。”在2023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上,黑龙江延寿县仁杰米业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宁飞言语中充满喜悦。她告诉记者,作为“延寿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的使用者之一,过去公司每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自2020年加入“832平台”后累计销售额已达3.7亿元。


“延寿大米”之所以能够迅速破圈,“832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进延寿县展区,各式风格包装的产品整齐码放,吸引了众多采购者驻足。不同规格的“延寿大米”都有着不同的“出路”,比如25公斤的大规格包装是专供食堂款,5公斤一袋的塑料拎手包装是按现代家庭日常所需设计的。这些小细节的背后,蕴藏着“832平台”联合延寿县人民政府共同推动产业振兴的生动故事。


延寿县是中国优质香米之乡,宜人的气候和肥沃的黑土地,让这里有着稻米种植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延寿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帮扶新模式,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动“一县一品”品牌化、商品化、市场化进程,通过“832平台”将“帮扶订单”转化为延寿县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宁飞介绍,在当地,“延寿大米”一贯是优质大米的代名词,而走出黑龙江,“延寿大米”则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在“832平台”的帮助下,“延寿大米”重新升级了供应链,实现了从“产什么卖什么”到“需要什么产什么”的转变。


在“832平台”指导下,仁杰米业公司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作为支撑,从采购单位需求出发,针对工会福利需求设计出小规格包装大米,规格从0.5公斤至10公斤不等;针对单位食堂采购需求,设计出每包重达25公斤大规格包装。从品质出发,仁杰米业公司开发出永远都是新香米的“三人行”品牌大米,和专注高端有机米的“长寿山”品牌大米,充分满足了不同细分市场的多维度客户需求。此外,为提供采购方更优质的消费体验,让产品走上符合大市场需求的销售路径,“832平台”提出卖好“延寿大米”,更要“讲好延寿故事”的建议。对此仁杰米业以国潮山水画为创造源泉,用延寿地貌和东北特有元素,如山泉、雪山、鹤、鹿、虎等,共同创作出一系列既符合当代审美,又符合品牌调性的新包装。让人们既吃到好吃的“延寿大米”,又能了解到延寿的人文历史。


如何买到优质价良帮扶商品,让员工收到心仪的工会福利?为改善采购体验,提升产品品质,2022年10月“832平台”推出“832优选”专区,由“832平台”专业选品和品控团队从832个国家级脱贫地区产品里严选出农特优产品集合,以“优质、优价、优服务、优配送、优售后”的“五优”标准严格选品,从30余万款商品中挑选出好货,保证采购人“五个满意”。“延寿大米”凭借自身完整产业链优势,顺利选入“832优选”专区,实现采购商、供应商及农户多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宁飞介绍,自仁杰米业公司旗下产品入选“832优选”以后,店铺新客数量同比增长65%,月均销售额同比增长58%,累计带动帮扶脱贫户400余户,实现人均增收10000元以上。


仁杰米业公司作为供应商的亮眼成绩,是“832平台”帮扶延寿县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延寿县共在“832平台”注册预算单位账号44个,已完成单位信息激活33个,有28家农副产品供应企业及249种延寿特色农产品入驻,三年来累计销售额达6.6亿元,带动脱贫群众600余户。


“共富”路上有你有我

“作为农业企业来说的话,做品牌推广还是很困难的,通过‘832平台’,我们的品牌得到了有力的推广。”湖南石门薛家共富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门县薛家村“名誉村主任”王婷说,在“832平台”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薛家村土特产“共富”茶叶,从此走出乡村,走向全国,村民们走上了一条“共富”道路。


“共富”不只是王婷一个人的心愿,更是她父亲生前投入大量心血,未完成的心愿。王婷的父亲和王婷同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7年2月,王婷的父亲因过度劳累,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王婷毅然决然地接过父亲扶贫的接力棒,一头扎进了“共富”事业。


2019年,占地4526平米的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在薛家村拔地而起,生产线兼容红绿茶加工,一年生产5万斤干茶。“遵照父亲的遗愿,我们建设茶厂,将薛家村的“土特产”茶叶打造成名优茶,提高附加值,以此给农户带来更多增收空间。”王婷说。


图片


“以前的产品主要是卖给当地的商贩,或者代理商,采取一件代发的销售形式。”王婷接着告诉记者,一时间,产品的升级和产量的提高,却没有相应的销售渠道去及时“消化”这些产品,且产品上市正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进一步影响了销量。


2022年是一个破局之年,经当地政府介绍和帮助,薛家村的“共富”茶叶成功入驻“832”平台。“首批订单是来自北京矿业大学采购的1500盒茶叶。”回忆起当年,王婷记忆犹新,此后,一笔笔订单接踵而来,一箱箱“共富”茶叶被运出大山,送往全国。


““入驻‘832’平台后,我们的茶叶销售渠道拓宽了,带农能力进一步提升。”王婷说,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帮助农户10人就业,直接带动贫困户69户216人,辐射周边上万亩茶园、2500多位农户。


产量和知名度的提高,增强了当地茶业发展动力,王婷趁势完善茶园和加工厂的基础设施、组建专业化团队,同时拓展产业链条,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化赋能,打造薛家村茶艺体验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进一步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如今,1600多亩茶园已成为薛家村的“绿色银行”,村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10多名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流。


眼下进入初夏时节,薛家村的茶叶加工厂内正传来机器运作的轰鸣声,王婷也在继续为薛家村的“共富”事业忙碌着,与往日不同的是,如今通过“832平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薛家村“共富”茶叶,越来越多的人以消费帮扶的方式,参与到这项“共富”事业当中来。


品牌赋能的产业帮扶示范

图片



“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在2023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的产业帮扶示范县展区,安徽省金寨县展出的四款主打产品中,每款产品都被赋予着一种精神内涵——通过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了解到金寨县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大别山精神。


“产品上线后的短短两个月,销售额便增加了1000万元。”金寨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曹作义告诉记者,这些产品是创建“832平台”产业帮扶示范县后,“832平台”帮助金寨县进行品牌建设打造的首款产品,同时也是首款“832福油”系列产品。


去年8月,金寨县与“832平台”开展深入合作,创建“832平台”产业帮扶示范县,共同打造“一县一品”,推广金寨山茶油品牌,带动金寨山茶油产业发展,共同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帮扶的“金寨模式”。


“‘832平台’派团队现场调研、协同办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四盒油分别阐释大别山精神的四句话,将金寨的县史县情融入‘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打造出‘金寨油茶’这一融合党史、红色故事的农产品品牌。”金寨县县长张涧介绍。


“目前,我们已经接到来自食堂大宗采购及工会、小程序的大量订单,这给农户生产带来了十足的底气。”作为供应商入驻“832平台”以及“832平台”产业帮扶示范县建设的参与者,曹作义见证了村民的变化,“以前我们是带着供应商挨村跑,亮出销售数据,鼓励农户多种植,如今村民开始主动种植,也吸引了一些企业落户金寨发展。”


如今,金寨县已发展油茶产业22万亩,户均增收超5000元,同时种植基地每年可带动当地1000余农户在农忙之余再就业,累计发放务工就业工资近千万元。


“以“832福油”系列产品为契机,我们做靓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如‘六安瓜片’‘金寨灵芝’‘金寨黑毛猪’等,进一步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曹作义告诉记者。为使产业发展更高效,金寨县着力加大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宜机化、省力化改造,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建设一批茶叶、茶油、有机米标准化种养示范基地。同时推动特色产业链式发展,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动由卖原材料向卖制成品转变,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县域。


截至2022年12月底,金寨全县共入驻平台供应商141家,上架县内特色农产品2312个,累计销售额3.1亿元。“目前金寨党校的老师们,也把该项目作为案例融入到了授课教学中,用特色农产品为载体,持续挖掘、深化和发扬革命老区县的历史文化,力争形成红色老区县乡村振兴的‘金寨模式’。”张涧说。下一步,金寨县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创新产销新模式,延展一二三产的协同振兴发展,推动“一县一品”品牌化、商品化、市场化,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特色品牌,通过多渠道产销对接将帮扶订单转化为金寨县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金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





京ICP备15050565号-7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859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51138号